2024年9月11日,2024亚洲海上风电高峰论坛在青岛成功召开。
论坛以"共话海上风电新机遇,共谋亚洲风电新局面"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亚洲国家间的行业交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亚洲海上风电发展,来自国际机构、国内外海上风电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投融资机构、检测认证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300余位代表到会。在1场主题论坛、2场专题论坛上,多位国内外特邀嘉宾围绕海上风电政策与市场、海上风电开发与建设及海上风电装备与技术等方面的话题碰撞前沿观点,共话创新实践。
论坛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主办,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金雷科技股份公司、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亚洲风能协会、日本风能协会、韩国风能协会、印度风能协会为支持单位。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会长柳地在开幕辞中表示,亚洲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减碳压力巨大的地区。作为亚洲海上风电的领头羊,中国在应对包括台风、地震频发以及复杂的海床条件等方面的开发经验和技术,对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完备的海上风电产业链能够助力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以更加高效、经济的方式发展海上风电。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海域地质情况不同,法律框架和政策法规各异,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模式,深化产业链合作,互学互鉴,共谋发展,携手推动亚洲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与发展。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史立山在致辞中强调,海上风电是东部地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加快海上风电的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海上风电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东部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出发,加强规划和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制约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管理等问题。二是要高度重视海上风电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海上风电的发展需要产业界的合作和长期努力、持续创新,要统筹好单机容量,既要保证安全性、可靠性,更要提高经济性和竞争力。三是要超前谋划海上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深度融合,合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向循环利用转变,实现资源设施共享、链合运维,促进海上新型能源产业发展。
标准化在海上风电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为海上风电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确保项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任君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全国风标委已经研究制定了海上风电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机组设计、基础施工、电网接入、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标准。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从近海走向深远海,下一步需要将装备研制和海洋工程经验沉淀为高质量的海上风电国家标准,以高标准助力海上风电技术创新,满足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需求,引领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杨洪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海上风电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面临着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和利益相关者的碰撞,必须要具备新的方式和新的思维。首先是必须要关爱海洋,坚持绿色用海、集约用海、立体用海,三峡集团正在谋划建设全国第一个深远海海洋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以充足的数据指导海洋保护。其次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海上风电在走入无人区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能依靠创新来解决,三峡集团的整体创新能力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必要支撑。第三是必须坚持合作共赢,要加强国际与国内的合作,共谋、共举、共享、共担,合力打造共赢的合作生态。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海上风电领军型企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始终坚守高端装备和自主创新。明阳智能渤海大区总经理石金城在致辞中介绍,明阳把全球领先的技术链优势、产业链优势和山东省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立足乳山打造海洋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全力推动海洋能源的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和应用场景化。面向"双100"的海洋专属经济区率先实施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洋牧场等系列重大装备、技术、材料的创新与融合示范,引领深远海大规模、集群化建设新模式,培育集研发实验、高端制造、运营服务、装备出口为一体的绿色经济增长极。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祁和生主持了开幕式
在亚洲海上风电政策与市场主题论坛上,五位嘉宾带来了深水远岸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海上风电大型化技术创新与综合应用、亚太海上风电产业前景、日本海上风电政策与市场、韩国风电发展现状等方面的主题报告。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海洋能源部副主任冀昊在《迈向深水远岸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展望》报告中提出,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近海海域的用海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加快推进以深远海为重点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化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和深水远岸布局已成为我国海上风电重要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产业完善是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创新推动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示范应用,开展超深水固定式风机基础优化与创新、新型漂浮式基础设计制造,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洋油气融合开发及海上风电制氢氨醇,推动海上"能源岛"重大示范工程。
亚洲风能协会董事会成员Edgare Kerkwijk在《亚太海上风电市场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中,分析了亚太地区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政府都发布了海上风电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但根据亚洲风能协会的数据,预计2030年海上风电的装机量与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近100GW的巨大差距。目前在除中国大陆外的亚太地区,台湾地区的海上风电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越南、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将在未来几年内启动。海上风电将引领亚洲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而氢能开发有可能成为推动海上风电发展的催化剂。
日本风能协会董事会成员兼国家交流总干事上田悦紀在《日本海上风电政策与市场》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正在迅速发展的日本海上风电市场。目前,政府已经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10GW、到2040年达到30-45GW的发展目标。截至2024年1月底,日本已开发建设了11个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87.7MW,其中7个深海项目装机容量253.5MW,2个漂浮式项目装机容量5MW,并计划在2027年3月前开工2个项目、116.7MW。对中国风电行业来说,日本是东亚人口、经济规模和电力需求第二大国,海上风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中国风电产品出口日本也将有助于其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
韩国三面环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风能协会名誉副主席、韩国风能行业协会委员会主席孙忠烈在《韩国风电发展现状》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韩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培育打造国内供应链、提高行业竞争力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为扩大可再生能源,韩国政府在2019年8月和2020年7月分别发布了陆上、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到2023年底,韩国风电装机达到2151MW,其中陆上2004MW,海上147MW。此外还有已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在建项目77个,总装机24.2GW。
在用海集约化要求和电价快速下降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合力推动下,近几年海上风电机组快速大型化,机组叶轮直径和额定功率增长趋势明显。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在《海上风电大型化技术创新与综合应用》的主题报告中,深入探讨了中国风电产品和技术在逐步走进"无人区"后面临的全面挑战,展示了金风科技持续打造"风电长跑"质量管理模式,建立贯穿零部件、子系统、整机、场网环节的四级验证体系,以及在全生命周期运行状态监测、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控制技术、一体化运输/吊装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副秘书长侯玉菡主持了主题论坛
下午,22位特邀嘉宾在"海上风电开发与建设""海上风电装备与技术"两个平行论坛上发表了专题报告。
海上风电开发与建设专题论坛
演讲嘉宾: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姜娟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及实践探索
推进海上风电融合开发,需要加快开展能源岛技术体系攻关,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制定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制氢、海洋牧场在内的一体化设计、施工及运维方案;建立适用于融合开发的经济性评价体系,探索联合运营、效益提升、利益分成方式;开展融合开发试点示范,不断迭代优化方案,形成海上风电融合开发成套方案和技术规范。同时需要国家尽快推出《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释放深远海资源开发潜力;加快推动深远海环境资源(风、浪、流)摸排,保障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出台自然岛屿改造、人工岛建设政策。
演讲嘉宾: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洋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朝发
演讲题目:科技创新助力降本增效,推进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走深向蓝有序迈进
依托半岛南3号项目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高压细水雾型式的消防系统,首次将高压细水雾技术应用于风电机组消防保护,实现对设备、人身、环境无伤害的"三无"目标,目前已拓展运用至3个项目、43台风机;针对升压站底层电缆穿甲板区域的消防防护系统,将底层电缆穿越甲板区域的消防纳入到海上升压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标准中,目前已拓展运用3个项目、3个升压站。V场址项目升压站在国内首次布置海水淡化系统,海淡能力20吨/日,实现全天候消防、生活、生产淡水自主供应,每年可节约运维费用30余万元。
演讲嘉宾: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 腰晓毅
演讲题目:风电叶片前缘质保方案--3650PF
叶片前缘腐蚀是整个叶片最为严重的区域,前缘损伤会影响气动性能,降低发电量。麦加芯彩于2009年首次提出前缘防护概念并推出了首代前缘保护产品,第四代前缘保护产品3650PF自2019年推出后,经过近5年时间不断挂机测试及施工工艺优化,目前已有大量的应用数据及风场表现数据显示出其优异的性能。结合针对目前前缘防护的多种不可控因素研发的前缘保护AI可视化监控、比对系统,可实现全流程监管和叶片前缘防护的"四个可追溯性",为用户提供前缘保护质保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演讲嘉宾: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高子予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基础船舶施工可靠性量化分析技术及应用
抓住每一个施工窗口是保障深远海域海上风电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尚未建立成套的海上风电施工窗口量化分析方法,多凭经验进行估算,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决策风险,需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基于量化分析的浮式船舶选择方法论。中交三航率先在国内提出了施工可靠性量化分析理论概念,形成覆盖全部海上风电施工工艺的施工可靠性量化分析体系,直接建立了船舶运动与施工可行性的直接关系,开发了一套船舶运动响应的快速计算方法,基于该技术形成了多种施工辅助决策的量化分析方法,并已应用于多个海上风电项目。
演讲嘉宾:福斯中国风电行业技术总监 周迎辉
演讲题目:运转无忧--福斯海上风电长效保护方案
不同类型的机组对润滑油品的要求不同,如三排柱变桨轴承、偏航滑动轴承的设计以及大兆瓦半直驱机型,需要根据具体型号和运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润滑解决方案。福斯通过研发新产品,不断完善风电产品线,可为机组提供相应的配套产品,并通过不同的台架测试对比不同的润滑产品,以满足产品性能方面的要求,为海上风电机组提供更加可靠的润滑保护。未来,福斯将继续为海上风电机组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为海上风电后市场服务提供维护类产品,并推动可生物降解润滑产品的技术储备和实际应用。
演讲嘉宾: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崔晓丹
演讲题目:深海图强激活蓝色引擎-海上风电发展推动"零碳"转型
截至目前,山东省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的总容量已经突破500万千瓦。以华能烟台电厂为例,展示了绿色新能源发展推动传统火电转型升级之路。近几年,烟台电厂抓住山东省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在运新能源占比已远超传统火电,新能源占比66.3%。2023年火电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28万吨,新能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9万吨。2024年度,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首次超过火电。"十四五"期间,华能烟台电厂将成为山东省在运传统火电厂中第一个实现碳达峰的企业。
演讲嘉宾:东京电力漂浮式风电工程工作组 Tomita Masayuki
演讲题目:东京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方案
海上风电业务是东京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在日本国内已有包括福岛附近3个项目在内的多个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了降低商业化开发建设成本,有关降低10MW立柱式浮式海上风电成本的研究于2021财年完成。绿色创新基金的海上风电成本降低项目已取得了浮体开发、海上电气设备开发和运行维护等3项研究成果。低成本浮式装置制造和安装技术开发项目旨在到2030年实现有竞争力成本水平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商业化开发,其中包括15MW机组浮式、系泊和安装成本降低25%。
演讲嘉宾: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张健翔
演讲题目:大兆瓦趋势下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创新和探索
为了适应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施工单位从装备、施工工艺以及组织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为未来海上风电的超级单机机组做好准备。海上风电施工作业面多,且受海洋环境影响大,涉及上下游环节和影响因素多,需要根据项目进度的关键时间节点,结合施工窗口期的简单分析,根据经验倒推所需的施工、运输资源以及供货需求。为适应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发展需求,华电重工依托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施工一体化仿真平台,实现对海上风机基础施工和上部机组安装全流程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施工方案规划设计合理性。
演讲嘉宾: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基建与电力全国负责人 胡英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场风险管理方案
通过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海上风电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包括运输与安装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程度。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理、记录与报告等关键步骤,专业的保险团队能够为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从技术咨询到保险排分的全方位服务,协助识别、分析和评估项目风险,降低项目生命周期的总风险成本,协助开发符合本地和国际风险控制标准,保证全面的承保范围,将各项可预见风险控制于最轻微水平。
演讲嘉宾: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朱升冬
演讲题目:复杂海域创新型吸力桩基础规模化应用
永福股份基于福建海域多个风电场工程,充分考虑台风多发、地质复杂等恶劣环境条件,针对复杂海域风电基础建设中有效窗口期稀少、实施困难、施工缓慢、成本过高等痛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将三筒吸力桩导管架基础率先批量化应用于复杂海域风电场工程,在设计理论、结构创新及海上作业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并针对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多个环节进行研发,力求为全球吸力桩导管架基础的制造、运输和施工安装提供安全高效的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演讲嘉宾: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陈鹏程
演讲题目:中广核新能源在浙江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中广核新能源自2010年开始参与国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目前已实现海上风电资源储备近1300万千瓦,已建成461万千瓦,在浙江已获取海上风电资源191.8万千瓦。未来,中广核新能源将继续深耕全国海上风电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风电装备大型化、智能化发展,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发电效率。同时,积极探索"海上风电+"的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促进风电与海洋经济、渔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副秘书长王大刚、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刘瑞卿主持了论坛。
海上风电装备与技术专题论坛
演讲嘉宾: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博士后 陈玮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集电与送出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传统的海上风电汇集及送出技术已不能完全适用,需要产学研一起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在中压集电系统方面,大容量机组已经基本采用66kV集电拓扑,未来可能更朝着更高电压等级发展。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技术与设备生产并无特别大的技术问题,有待找到合适的场景进行应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真双极、更高直流电压等级发展。海上平台和海底电缆的发展趋势轻量化、模块化平台和以变电枢纽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
演讲嘉宾: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系统设计副总工程师 宋占胜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创新及漂浮式特性介绍
2021年7月,全球首台抗台风漂浮式机组明阳智能MySE5.5MW在首个国家级漂浮式示范项目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项目成功安装,实现了风电机组与浮式平台全耦合一体化设计、漂浮式风电整体系统设计和漂浮式海上风电施工技术与装备关键技术三大关键技术突破。2023年5月并网的MySE7.25MW漂浮式示范项目-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座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双百"深远海半潜式风电平台,具有全新一代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全新一代超强抵御台风巨浪设计和多变量耦合漂浮式风机智能化控制技术三大技术特点。
演讲嘉宾: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产业研究院院长 任秀凤
演讲题目:装备制造推动深远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要素和路径
目前海上风电90%以上的原型机法兰均采用伊莱特产品,作为环锻行业的领军企业,伊莱特顺应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打造"智慧低碳的循环经济"模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近净成形技术可实现节料10%以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并在2021年7月就已完成TUV碳核查、SGS碳足迹相关认证,近三年来绿电使用及绿电比重持续上升,2023年已达到3.6%。未来,伊莱特将继续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环锻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健康发展。
演讲嘉宾: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室主任 何先照
演讲题目:深远海风电技术发展探讨
风电机组、支撑结构、输配电系统在深远海项目成本中占比超过70%,风电整机与支撑结构一体化设计从全局最优出发,在设计载荷、安全裕度等方面考虑更为合理,支撑结构整体工程量可下降约10%。深远海项目单机容量提升,项目规模更大,66kV方案的经济性将进一步凸显,110kV正在开发测试。深远海风存在电网弱化、同步支撑能力弱、高频谐振等问题,批量脱网风险持续增高。"一机一储"风储融合构网型风电机组,具备电网同步支撑能力、黑启动、主动阻尼等功能,自主构建并维持局部电网电压稳定,同时可作为后备电源,满足抗台需求。
演讲嘉宾: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技术部部长 张帅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轴系铸件的认知和应用
现阶段风电铸件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潜力材料的迭代应用,需要不断创新铸造工艺方式。轴系在风电整机中用于风叶轮毂与齿轮箱间,将叶片转动产生的动能传递给齿轮箱。大型化和海上风电带来的主轴尺寸不断增大,主轴以铸代锻已是必然。与轮毂和底座等非传动部件相比,轴系铸件需要承受更大载荷扭矩,因此对铸件在材料强度、致密性、精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过金属型铸造工艺的创新改进、引入更高牌号材料等满足设计需求,加强铸造质量检验和控制和工艺方案和工艺设备的创新,实现高精度轴系产品量产。
演讲嘉宾:江苏海上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刘碧燕
演讲题目:海上风电登乘装备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及应用
海上风电运维最危险的环节是运维人员从运维船往返海上机组或海上升压站平台,运维船自身运动受波浪影响大、晃动剧烈,人员登乘困难并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为降低这一环节的风险,保证海上作业人员安全,江苏龙源自主研发了海上风电运维登乘装备,并完成海上风电运维分析、通达性研究、运动学建模与仿真、登乘装备设计和关键系统、性能分析技术及试验技术研究、装备制造、装备软硬件系统综合联调及海上实船试验、效果评估,应用结果显示可有效提升海上风电场的运维通达率、安全运维能力和经济效益。
演讲嘉宾:中国电科院新能源所高级工程师 贾海坤
演讲题目:大型风电机组仿真和试验关键技术
海上风电机组单机规模进入超大型阶段,交流、常规/柔性直流、分频输电等多样化输电方式使运行和控制更为复杂,为机组的设计、测试和运维带来一系列难题。一是大型机组的机电-刚柔耦合特性凸显,触及仿真设计软件适用范围;二是海上机组沿用陆上机组测试技术,测试窗口期短,工况覆盖不全,可靠性验证不足;三是海上风电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长期运行,运维难度大、潜在风险高。需要在设计环节研发超大型机组的设计软件,在验证环节开展全工况测试,在运行环节建立全特性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从设计、试验到运行的数据闭环,全面提升机组可靠性。
演讲嘉宾: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液压研发总监 杨振华
演讲题目:液压技术在风电机组变桨和偏航上的应用
液压变桨系统由机舱内液压泵站驱动,通过液压滑环将动力传输至变桨阀组、蓄能器组和油缸等,协同变桨控制逻辑精准调整桨叶角度,实现风电机组的高效运行。采用液压变桨可以显著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整体发电质量,有效降低对电网的潜在冲击。使用液压油缸驱动替代电机减速机传动作为偏航装置的动力源,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简化机架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液压油缸驱动直接利用液压系统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无需复杂的电机和减速机组合,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演讲嘉宾: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张一帆
演讲题目:16MW海上低频机组研发及示范应用
柔性低频输电技术是我国自主原始创新的新型输电技术,具有提升输电能力、组网灵活、柔性控制能力强等优势,随着低频产业链成熟,低频经济性优势区间将逐步扩大。全球首台16MW级低频海上风电机组采用20Hz交流输出-柔性低频输电技术,攻克了标准体系缺失、设计难度大和低频验证条件难以构建三大难关。16MW级别的大容量风电机组叠加针对性的低频设计,实现了创新与风险的平衡。创新设计整机电气拓扑,偏航、变桨、泵、风扇等自用电设备均由变频电源供电,机组一键并网自启动,极端电网工况、极端负载工况强耐受。
演讲嘉宾: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风能事业部海工业务负责人 甘宽
演讲题目:基于SACS-Bladed的海上机组倒塌分析
海上风电机组被船撞击轻则造成结构凹陷变形,重则导致平台倾覆倒塌,基于5MW的海上机组Bladed模型以及IEA OC5课题的海上固定式导管架基础模型,通过SACS软件的collapse模块进行船撞倒塌仿真分析,对船撞理论、船舶撞击的撞击模拟进行了说明,包括撞击能量、撞击区域、撞击力以及杆件凹陷吸能公式等。在目前海上风电一体化设计成为主流的背景下,要保证导管架平台结构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以降低船舶撞击造成的风险。在导管架平台遭受撞击而产生凹陷后,应及时对整体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验证结构在操作工况下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倒塌。
演讲嘉宾: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涛
演讲题目:海上智慧风电激光测风解决方案
海上风电不断大型化及走向深远海,激光测风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发展的力量。青岛镭测在风资源测量、前馈控制、增功降载、整场控制及海上漂浮式测量上都有成功的产品与技术,基于相干多普勒原理的测风激光雷达具备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三维风场剖面数据的获取能力,目前已在陆上、海上风电场前期资源勘测、微观选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机舱型测风激光雷达实测数据,实现对海上风机的前馈控制,通过偏航、变桨、变速等方式,实现机组的增功降载,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风电场经济效益 。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 田德、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副秘书长 董万里 主持了论坛。
深化交流 共促发展
9月12日上午,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祁和生、副秘书长梁志静及参加2024亚洲海上风电高峰论坛的部分代表赴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创建于2012年的盘古智能是一家专业从事集中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及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润滑技术、液压技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多年的研发及生产实践,盘古智能凭借精湛的技术工艺、优质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产品交付能力、专业的客户服务等竞争优势先后成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东方风电等国内主要整机制造商的稳定供应商,占国内风机集中润滑系统市场份额50%以上,成为润滑及液压领域的领军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本次论坛以满满的"干货"让与会者受益匪浅,作为论坛主办方,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更多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亚洲海上风电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CWE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