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找:

2023中国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东营)交流会成功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4-10 15:20 Tag:)

  4月7日,2023中国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东营)交流会在山东东营成功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企业、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认证检测、金融保险等相关机构的400余位嘉宾,围绕“聚焦创新赋能,共谋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就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路径、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产业链协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640 (17).jpg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金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东营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以及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丹麦风能集团等会议支持单位。

  

640.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祁和生主持开幕式


  抢抓海上风电发展新机遇

  

640 (1).jpg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康茂礼在欢迎辞中表示,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资源带产业+整机带配套”模式,经开区高标准建设了总投资480亿元的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大力推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截至目前,已签约落地中国海装、上海电气、三一重能等海上风电产业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247亿元,基本构建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年内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开发区将继续以最大诚意、最好政策、最优服务,全力营造舒心安心的发展环境,与合作伙伴携手开拓海上风电大市场。

  

640 (2).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会长柳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海上风电已进入“后补贴”时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海上风电机组定制化、智慧化、大型化,不断提升施工工艺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已经成为海上风电发展必然的路径选择。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对于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海洋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东营市抓住发展机遇,全力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海上风电产业必将成为东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640 (3).jpg


  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任君在致辞中表示,现阶段海上风电场在施工、吊装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尚不完善,海上风电国际标准也较为框架,需要大量的数据、经验和内容来完善。为此,他呼吁一是建立海上风电技术创新标准化意识,通过标准这一载体,及时规范地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迭代入产业。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国际话语权,在迅速积累沉淀高质量国家标准、规范国内海上风电市场的同时,将其提升为国际标准,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640 (4).jpg


  据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张建立介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80亿元,占地8800亩,由海上风电主机及大部件生产基地、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生产基地、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基地三部分组成。自2022年4月集中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已进入国内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的第一梯队。今后,产业园将继续以打造“全国海上风电技术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快聚集全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创新力量,预计今年内园区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到“十四五”末实现产值500亿元。

  

640 (5).jpg


  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安刚在致辞中介绍, 2022年,山东能源集团高起点谋划、高定位选型、高标准推进全国首批、山东省首个90万千瓦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将风电机组单机功率由5.2MW提升至8.5MW,已量产机组叶片长度由96米跃升至112米;完成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集控中心和国内一次性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北方地区最大海上风电集群。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渤中海上风电基地主导开发单位,山东能源集团将切实担当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链长"责任,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园内企业间协同发展。

  

640 (6).jpg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首席技术官张凯在致辞中表示,依托集团公司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深厚底蕴,中国海装充分发挥自身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先发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了国内首款H236-8.X系列高度定制化平价海上风电机组,为建成山东首个全容量并网平价示范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12月,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H260-18MW机组于东营成功下线,并即将完成样机示范。中国海装在山东海上风电板块的布局迅速拓宽,有力助推了山东海上风电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640 (7).jpg


  2022年电气风电海上新增装机144.3万千万,连续8年夺得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榜首。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改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电气紧抓机遇,在东营建设海上风电制造基地,引进叶片制造基地,积极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园,带动了周边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多维度发展。2022年,电气风电在渤中基地获得90万千瓦海上风机订单,电气风电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继续加强与东营市、经开区的友好合作,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群策群力,重点打造“一基地、两中心、多平台”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

  

640 (8).jpg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广在致辞中表示,金雷股份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60亿元,分期开展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的建设。目前总投资25亿元、占地724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项目一期现已经试产,今年下半年将全面投产。整个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利税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未来,公司将锚定行业痛点,运用数字化制造、实施精细化管理,全力推进主轴、轮毂、底座、连体轴承座等海上风电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640 (9).jpg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首次提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宪卓在讲话中指出,东营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利机遇,谋划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新兴产业,东营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通过全力实施渤中海上风电基地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已引进落地总投资243亿元的23个项目,未来将形成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海上风电政策规划与展望专题论坛上,5位嘉宾分别围绕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政策规划、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趋势等作了专题报告。

  

640 (10).jpg


640 (11).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吕青源、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生校主持了论坛。

  

640 (12).jpg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风电处处长查浩在题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及展望分析》的报告中指出,技术创新和产业完善是支撑未来海上风电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示范的重点是加大海上风电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大容量风电机组、海上柔性输变电、漂浮式风电机组等关键技术,加强深远海海上风电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示范应用。产业补链强链的重点是推进大容量风电机组主轴承、齿轮箱、新型叶片材料等创新研发,提高漂浮式基础、大型施工安装等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降低造价成本,健全完善产业链。

  

640 (13).jpg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朱才朝教授在《“十四五”国家风力发电研究计划》的报告中介绍,“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了5项任务:新型大功率风力发电技术、大功率风力发电关键核心部件技术、风电数字化设计与试验技术、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装备技术、深远海风电场运行控制与智能运维技术和风电数字化设计与试验技术,旨在形成高效率、低成本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能力,打破国外风电核心部件及仿真软件技术垄断,引领全球超大功率海上机组技术发展,支撑双碳目标下海上风电平价上网。

  

640 (14).jpg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设计管理与技经部总经理牛海峰在《海上风电经济分析与降本之路》的报告中提出,海上风电降本增效需要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各方共同参与,主要途径包括:集约化、基地化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降低行业整体造价水平;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提升项目发电小时数和收益,选择大型化机组,应用创新技术手段进行设计优化大幅降低造价,采用超高压柔直输电技术促进整体送出系统成本下降;高效组织施工,降低施工成本从而降低项目整体投资;提高智慧化运维水平,提升海上风电场的整体效益。

  

640 (15).jpg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室主任王瑞明在题为《风电机组试验与性能提升》的报告中提出,试验验证贯穿机组生命周期中的多个环节,是促进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随着海上风电机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大型、新型风电机组对性能验证提出了新需求,可通过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及核心设备,构建全面真实的大型风电机组运行和测试环境,验证机组性能。试验检测与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融合发展的“数字伴随,实时优化”技术是试验验证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640 (16).jpg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整机解决方案工程师王前程在《海上风电整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中提出,针对可达性差、天气及海浪的原因导致作业时间较短且具有随机性的问题,应用远程控制运维技术,开发柴油机远程控制设备,利用卫星通讯方式对机组进行控制,实用性很高,设备可重复利用。激光雷达前馈控制技术是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提前获取未来几秒到数十秒达到风轮面的风速,并以此作为输入进行辅助控制,机组可做出前瞻性的控制调整,目前已有企业进行了技术认证,并在机组设计阶段使用。


  竞速关键技术新赛道

  在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与创新专题论坛上,14位嘉宾分别围绕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叶片、发电机、传动链、轴承关键技术创新以及海上风电防腐蚀技术与应用实践等作了专题报告。


640 (7).png


640 (2).jpg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瑞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梁志静主持了论坛。

  

640 (1).jpg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田德在题为《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提出,深度、距离、项目状态和项目规模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四个主要参数。较新的项目往往装机容量更大,离海岸更远,并且位于更深的水域。形成这些趋势的原因包括支撑结构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岸场地短缺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的技术进步等。预计到2026年,全球海上风电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3%,新装机容量将在2027年突破30GW,到2030年时达到50GW。

  

640 (3).jpg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文茂诗做了题为《浅谈系统性创新助力平价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破局海上风电平价需要系统性创新,通过整机核心参数匹配设计,全局最优的载荷优化迭代,成熟的IPC技术及其再创新,海装率先研制出适应海上风电平价需求,轻量化、高可靠的H210-10MW、H220-8.XMW海上风电机组。未来需要在气弹设计、海洋工程、数字化技术、材料科学、海洋装备技术等领域持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海上风电机组能效,使风电机组成本更低、运行更稳定、生产更安全。

  

640 (4).jpg


  叶片是风机中受压最大的部件之一,面临着极端的外部条件,而且动态载荷大,更换费用昂贵。魏德米勒电联接(上海)有限公司风电行业经理王琦峰在题为《叶片监测系统方案赋能风电机组智能化》报告中介绍,目前,以视觉为主的检测手段完全不适用于海上风机,使用叶片状态监测系统进行覆冰检测、静态和动态载荷评估,可提高可利用小时数。对叶片进行雷击检测、叶片内部和外部损伤检测,提早发现损伤,及时修复叶片。

  

640 (5).jpg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北京技术开发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小虎在《风电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应对措施》的报告中提出,风电技术面临着机组大型化、超长柔叶片、整机及制造智能化、风电场基地化集群化带来的挑战,同时还缺少软件、模型、测试平台和标准,机组价格下降也缺乏技术沉淀和可靠平台支撑。需要加快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风电机组智能化和风电场数字化水平,开发完全自主可控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打造数字化的风电场整体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加速测试试验平台建设,为设计研制、优化、生产制造提供平台支撑。

  

640 (6).jpg


  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运维事业部总经理黎华分享了《海上超大型柔性叶片安全运维解决方案》。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方面,建立立体、多层次的安全运维网络,应用更便捷、高效的高空绳索作业技术;自主开发前缘腐蚀方案,解决海上叶片腐蚀关键难题;建立风场叶片图像云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实现缺陷自动识别判断,提升叶片故障预防能力。在施工作业安全方面,制定准入门槛,建立培训体系,确保人员资质可靠;应用数字化的安全监管手段,实现风场安全、质量的数字化集成监控,保障海上超大型叶片施工安全。

  

640 (7).jpg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工程与技术研究院机械COE总工李晓强在《海上风电机组轴承关键技术》报告中提出,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迎来“超大时代”,轴承的创新发展需要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撑。风电机组的技术创新需要产业链的协同研发设计,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台架测试验证与设计闭环,加速新产品迭代。智能风机管理通过实时监测+预测性维护,降低产品故障率和运维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640 (8).jpg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风电产品开发部副部长杨杰在报告中介绍了《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一是大容量,可降低风场总投资,充分利用风资源。二是低成本,通过有效降低设计冗余,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出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发电机。三是轻量化,在保证电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将发电机重量降至最轻,从而降低机组载荷、机组成本及运输吊装费用。四是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AI+IOT)的方法,实现电机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分析、决策支持全环节应用。

  

640 (9).jpg


  立体卷铁心技术安全高可靠,绿色环保,损耗低、碳排放低,作为国内第一家研发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技术的企业,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长英在题为《绿色节能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助力风电行业发展》的报告中,介绍了公司克服非晶合金带材坚硬、薄、脆等加工技术难点,2012年研制出世界首创的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及配套的生产设备,将非晶合金材料优越的节能效果和立体卷铁心结构相结合,解决了传统非晶合金变压器噪音、稳定性和抗短路能力等短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系列覆盖至35kV电压等级,5060kVA容量。

  

640 (1).png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总监孙义忠在题为《风电齿轮箱技术进步与创新助力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的报告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变速/变载工况的大型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机-电-控耦合模型。该模型考虑齿轮传动系统时变啮合刚度、啮合相位等,永磁同步发电机磁饱和特性、时间/空间谐波等,同时将齿轮啮合刚度、轴承支承刚度等周期性激励表示为角域函数,使其适用于随机变速/变载工况。

  

640 (2).png


  舍弗勒大中华区风电技术及后市场业务负责人唐瑜在《海上风电轴承关键技术及展望》的报告中提出,轴承研发要满足整机企业的轻量化要求,需要高承载轴承设计,探索更大兆瓦(>7MW)的调心轴承应用边界,为风电定制的内部设计和涂层,采用低成本设计方案、平台化设计。加快研发智能轴承、风机轴承智能健康管理平台、智能润滑系统与新型密封系统。风电齿轮箱的未来依赖于扭矩密度的提高,传动链高度集成对传动链的整体设计,组装及运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40 (3).png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曾伟在题为《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的报告中提出,腐蚀控制贯穿于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且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从时间维度上涵盖风电场项目从设计、制造、储运、安装、调试、运维和延寿、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空间维度上涵盖风机(基础、塔筒、叶轮机舱组合件)、海上升压站、海底电缆的腐蚀控制,涵盖海洋环境大气区、飞溅区、全浸区和泥下区。在各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腐蚀控制措施,提高海洋石油平台、海上风电场等海洋工程结构安全和设备可靠性。

  

640 (4).png


  腐蚀防护是海上风电安全服役的关键保障技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研究员、研发部部长李相波在《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及应用情况》的报告中提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海上风电结构材料腐蚀规律不明确,不能准确获得海上风电钢结构的不同腐蚀区域在不同海域下的基础性规律。二是腐蚀监测与评估技术薄弱,腐蚀监测以定期人工检视和保护电位测试为主,基于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面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仍在发展中。三是海生物污损问题尚无法解决,现有防污涂料的有效寿命5-7年,无法满足风电长周期的防污需求。

  

640 (5).png


  深圳国能宸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斌在《海上风电腐蚀监检测及智能化维修策略》报告中提出,目前机组运维多采用人工防腐维修,人员安全性、可达性、施工时长、成本均存在问题。加快开发高空塔筒与叶片表面清洁、喷涂爬壁机器人,高空塔筒与叶片表面涂层腐蚀现状无人机监测设备,升压站、塔筒内线缆老化无人机监测设备,水下海生物附着清除机器人,智能化检测、除锈、喷涂、焊接机器人等防腐维修智能作业设备,代替高风险人工作业完成高风险、高难度的作业内容,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640 (6).png


  天津龙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鹏在《退役叶片循环应用解决方案》的报告中介绍了公司的退役叶片处理方法--中间介材。退役叶片破碎分离PVC、巴沙木后,制粉、提取短纤,制备填充母料、增强颗粒,再经过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出用于建筑类塑料制品领域的可再生建筑模板、木方管道,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可再生线缆护套、导流管、真空灌注制品、光伏支架。目前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均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目标产品样品开发已完成。


  论道创新赋能新路径

  在以“聚焦创新赋能,共谋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对话上,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孟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设计管理与技经部总经理牛海峰、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首席技术官张凯、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上总监黄轩、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陈为国、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总监孙义忠、金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蔺立元等7位嘉宾,针对海上风电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重点、难点,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海上风电建设、运营、维护方面的智能化及安全管控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分别从各自角度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与会代表带来精彩的干货和深度思考。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张文忠主持了对话。

  

640.jpg


640 (1).jpg


640 (2).jpg


640 (3).jpg


640 (4).jpg


640 (5).jpg


640 (6).jpg


640 (7).jpg


640 (8).jpg


  最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祁和生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海上风电发展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同合作,分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平台作用,与企业一道合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促进海上风电平价时代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海上风电电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会与国际铜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海上风电电气技术与安全"工作组,联合相关企业及机构,致力于提升海上风电电气系统传输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欢迎更多的开发商、设计研究院所、设备制造及施工运维等单位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640 (9).jpg


  4月8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智能化机组制造项目、三一重能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金雷重装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洛阳双瑞年产120万千瓦渤中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项目及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和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

  来源:CWE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