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找:

第十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在大连隆重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9-11 14:52 Tag:)

  2023年9月7日,第十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在大连市隆重开幕。

  

640.jpg


  自2014年首次在珠海召开以来,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本次大会以“十年携手同行,服务创造价值”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风电开发商、整机制造商、第三方运维公司、大部件制造企业、各类专业运维服务公司以及规划设计院所、检验认证机构的500多名代表,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期间,围绕运维新技术与新产品应用、风电场更新改造与提质增效、风电场智慧运维与安全管理、海上风电运维等话题,全面深入探讨交流新形势下风电后市场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及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共谋风电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之道。

  

640 (1).jpg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巴鲁夫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会长柳地、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处处长孙淼、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副总经理何利志、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军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处长查浩、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鹿浩、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运营部主任张瑞君、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主任董霞威、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申红帅、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沙济通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640 (2).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祁和生主持了开幕式


  高屋建瓴 洞见未来之路

  


640 (3).jpg

  “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屡创新高。日益庞大的在役机组保有量,为风电后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会长柳地在致辞中表示,在风电后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与十年前大会首次召开时相比,目前的风电后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顽疾,与行业的要求和预期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下一个十年中,分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加强合作,着力推动后市场技术和服务创新,加快破解痛点难点,让服务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打造高质量的风电后市场,为我国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640.png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处处长孙淼在致辞中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辽宁省风电装机1345万千瓦,并呈现出发展质量优、企业收益好、网源协同性好的特点,始终在一条安全、科学、稳定、快速的发展道路上前行。到2025年,全省风电、光伏装机将新增2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约2000万千瓦。目前,新增的2600万千瓦已全部落实,绝大部分实现开工,进展顺利。同时,辽宁省正在积极努力发展海上风电,规划已上报国家能源局。“十四五”后半期,辽宁将在确保企业收益和电力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帮助企业通过新能源建设规模的拓展实现节能减耗,降本增效,走上绿色低碳的道路。

  

640 (1).png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引领下,辽宁省和大连市高度重视新能源和风电的发展。近年来,大连的新能源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量超过60%,发电量超过70%。2022年,风电装机量超过了182万千瓦,发电量超过了37亿千瓦时。大连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并拥有雄厚、良好的风电发展基础。凭借着齐全的工业产业门类和雄厚的金融、科技人才基础,当前,大连市正在致力于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全市三个千亿级的产业之一,争当辽宁发展和东北振兴的“跳高队”。

  

640 (2).png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在致辞中指出,我国风电在取得全球瞩目成绩的同时,正面临巨大的后市场运维压力。面对大量且情况复杂的在役机组,需要不断推进风电后市场运维走向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同时,需要进一步挖掘在役老旧机组的发电潜力,实现高质量安全运营,积极探索大基地智慧化运维,推进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少人维护,提高退役机组有效回收利用等。2021年8月,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接入了多家央企新能源项目,通过提供相关服务,实现了集约化、标准化管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

  

640 (4).jpg


  图片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副总经理何利志在致辞中谈道,在风电后市场服务领域,金风基于深耕行业逾20年所积累的清洁能源技术知识和百兆瓦新能源资产运营经验,在新一代运营知识平台上,不断精进产品技术和运营经验;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以及开放平台和能力,联合生态伙伴创新,与清洁能源运营商共同努力,以全生命周期 "安全高效、应发尽发、价值最大"为目标,逐步实现从以人机协同为主向生态协同的智慧运营模式转型。金风科技大连庄河项目是国内首个北方海域风电场,通过创新的抗冰锥设计和完善的运维策略,发电小时数及机组可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均排名该区域第一。

  

640 (3).png


  轴承是风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维护成本。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拥有85年发展历史和中国轴承的发源地,经过20余载的辛勤耕耘,瓦轴已经具备了风电全系轴承的配套技术和制造能力。随着今年风电主轴轴承新工厂的投产,传承品牌系列产品也将大批量配套高端风电机组。瓦轴将继续践行"智造更耐用的轴承"企业使命,通过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向用户提供更耐用的轴承,进一步推动中国轴承产业科技自立自强,逐步解决中国轴承行业“卡脖子”难题。


    前瞻视角 解析发展路径

  

640 (5).jpg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处长查浩在《老旧风电场高质量改造升级分析与思考展望》主题报告中建议,要充分研究项目改造边界条件,重视风电场群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建议区域协调联合改造;项目改造前,应明确电价政策、配置储能要求、资产评估及处置方案,确保项目经济可行性。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开展省级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规划研究,确保稳妥有序实施,开展网源一体化改造升级规划,推动增容改造项目实施。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行业管理。推动构网型风电装备应用,增强涉网支撑性能。促进节地型塔架基础、基础再利用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好老旧风电设备的退役回收,建立健全一批标准、技术导则及公共服务平台。

  

640 (4).png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鹿浩在《海上风电运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报告中给出了应对海上风电运行挑战的三项对策和八大举措。一是智慧化应用,切实降低运维成本;二是运维人才培养,打造运维核心竞争力;三是设备可靠性管理,全生命期风险防范。以及强化集中智慧运行,发挥集控大脑中枢作用;打造备件电商平台,提升物资精益化管理水平;建立故障预警体系,实现设备由治到防;建立故障预警体系,实现设备由治到防;创新可靠性管理,识别运行风险;精准气象预报,应急管理,防范海风运维风险;严控设备采购要求,把好风险源头;储备新技术应用,识别风险全覆盖等八大举措。

  

640 (5).png


  高性能工程塑料是发展高技术急需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与瓦轴集团在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仿真分析、检测试验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在《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加工应用研发进展》的报告中,介绍了其团队发明的新型杂环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深加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核能、车辆、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以PPESK为基体的耐磨自润滑复合材料已经制备了如密封件、密封环、高速轴承、各种螺纹紧固件等,连续碳纤维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风电可回收叶片。

  

640 (6).png


  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投在运风电场494座,装机容量超过4200万千瓦。国家电投集团风电产业创新中心风电运营优化研究所马致远博士在《存量风电资产提质增效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国家电投风电产业三个主要技改路线:对于5年以内的场站,优先解决工程期遗留的问题,及时做好消缺,技改方面主要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先进机组/场群控制技术、电网强制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对于投产5-10年场站,推荐根据设备运行状况,从可靠性治理、发电性能提升、电网强制性要求三个方面开展技改工作。对于早期1MW级机型,重点做好故障消缺类技改,同时紧跟政策发展,开展“以大代小”技术改造。

  

640 (7).png


  新形势下新能源资产运营面临着人效不能满足规模化发展、设备效率如何保障高质量、运营效益如何提升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新能源资产运营转型。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在题为《 数字运营,推动新能源运营无人化的跨越式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目前人工成本占整个运营成本47%以上,运营模式无人值守(人机协同)势在必行。未来新能源运营技术发展演进路线将是智能化、无人化,从有人值守、少人值守,到无人值守、自动运营。下一步,以无人化为核心的双融合运营模式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解决方案的成熟度、平台的支撑能力和流程自动化的实现。

  

640 (6).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董万里在《中国风电产业及后市场发展报告2023》指出,风电后市场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存量机组、海上风电、老旧机组更新与改造成为驱动风电后市场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创新服务正在促进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发展。风电大基地、分散式的建设、机组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的运维,需要定制化的机组服务方案,对项目管理水平、运维人员综合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全生命周期运维、多方联合运维、资产托管的多元化发展,为风电开发企业的风电场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大数据、智能化以及孪生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风电后市场的发展方向。

  

640 (7).jpg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吕青源主持了主旨报告

  来源:CWE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