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第十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进入第二天,16位嘉宾聚焦更新改造与提质增效、风电场智慧运维与安全管理两个专题,为与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风电场更新改造与提质增效
演讲嘉宾:华润电力苏皖新能源公司设备管理部部长 唐伟
演讲题目:风电预警平台建设经验分享
随着新能源集中运维管控模式变化,进一步提升集中监视与自动诊断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预警平台是其中重要管理工具之一。从2016年开始,华润电力在各大区推广实施新能源集中运维模式,同步开发建设风电预警平台。通过使用预警平台,实现预警实现闭环管理,预警准确率提升,V2.0多维度预警平台运行及持续优化,基本消除了预警误报、漏报、迟报的情况,准确率稳步提升至90%以上。设备指标稳步改善,监控效率持续提升。
演讲嘉宾: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控制算法工程师 程慧
演讲题目:风电机组增功提效方案分享
提升年发电量的四个方案:偏航自矫正,动态实时在线校正当前机组的偏航误差,使得机组精准对风,捕获更多的风能。参数自寻优,动态实时迭代寻找当前机组最优的控制参数,使得机组始终运行在最优功率状态。功率超发,实时在线推演机组疲劳寿命,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机组最大功率性能。场级尾流控制,实时在线调整上游机组偏航角,牺牲上游机组部分发电量换取全场机组发电量最大化。
演讲嘉宾:中船海装工程公司工程师 杨浩
演讲题目:风电机组增功提效技术及其应用
早期建设的风电场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升高,对机组开展深度维护工作,可提升机组可利用率、稳定性和发电量。中船海装工程专注工程服务板块,主要业务包含EPC、物资销售、机组增效优化等,针对老机组风能利用效率低下、备件短缺、故障率高、技术落后、大部件老化等棘手问题,提供从可研、设计、选型、制造、交付到安装运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对不同风场采用以大代小、叶片增效、深度维护等适宜的增功提效改造。
演讲嘉宾: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 腰晓毅
演讲题目:风场叶片前缘损伤解决方案-3650PF
目前风场装机叶片前缘损伤数量较大,维修费用过高,对风场经济收益的影响较大。针对叶片前缘损伤问题,建议叶片前缘防护要在叶片厂内提前做好防护方案,避免后期更大的经济损失。经过长期的技术沉淀,麦加芯彩推出了前缘损伤解决方案,新一代前缘保护产品3650PF前缘保护漆,理论寿命5-10年,结合“AI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 ,为客户提供风场叶片前缘损伤解决方案。
演讲嘉宾: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副部长 刘雪飞
演讲题目:老旧风场"以大代小"解决方案经验分享
在"以大代小"时,需要考虑点位机型选取、发电量计算、集电线路升压站改造、经济性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在经济性合理评价时,账面价值法和重新估值法因账面价值虚高和资产评估折现率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性测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收入成本增量法在仅测算投资增量、收入增量和成本增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老旧机组实际创造价值能力,排除了老旧机组残值估算的不确定性,收益测算相对科学合理,建议投资主体在老旧风电场改造方案技经评价工作中,重视收入成本增量法的应用价值。
演讲题目: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力交易业务主管 李佳雨
演讲嘉宾:发挥电力市场作用 提升资产管理价值
在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电力市场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新能源资产管理的地位作用愈发重要,已经由原来的统购统销变成了市场化交易,因此对于新能源资管,电力交易的作用是后服务市场实现新的增长极的重要内容。新能源场站应在掌握市场规则的基础上,针对发电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灵活性调节资源,以市场交易为核心实现企业生产、交易、营销、运行等业务环节的有效贯通与闭环管理,从而在市场博弈中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以及资产管理价值的提升。
演讲题目:国能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运维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常松
演讲嘉宾:预防性维护的增效价值
完善的预防性维护模式体系包括预防-精细维护、预测-精准运维、预修-深度治理。前瞻性的预防维护可有效降低齿轮箱、主轴轴承、发电机、变桨、变频器等关键部件问题,机组可靠性提高30%以上,部件维修成本降低30%以上,机组可利用率提高5%以上。老旧风场积累的问题多,通过主控系统升级、机械维护、电气系统维护、老化器件换新等深度治理,将风电机组“焕然一新”,从根本上解决风电机组的“顽疾”,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机组利用率,延长机组寿命。
演讲题目: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师崔志斌
演讲嘉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运维技术深度研究
龙源以振动监测技术、油液监测技术等为基础,结合云计算、边缘计算、云边协同、物联感知等工业互联网技术,建设了风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及智能预警系统、油液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了1.3万台风电机组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和状态预警。同时,构建数字化监测及智慧运维体系,制定监测数据统一规范,利用振动、油液、温度数据等多源监测数据,进行综合预警分析,取得了良好的预警效果和经济效益。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董万里、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刘瑞卿主持了论坛
风电场智慧运维与安全管理
演讲嘉宾: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建
演讲题目:新能源规模化运营服务的"可能三角"
规模化新能源存量资产的加速增长和累积正催生出一个更大量级的、更火热的运维市场需求,但规模化的生产运营管理能力成为企业增长瓶颈。如何在保证一致的优良品质、有竞争力的成本下,实现规模化发展是新能源服务企业面临的“不可能的三角”,数字化是破局之剑。服务具有反规模属性,因此要格外注意“人”这一生产要素的赋能,通过数字化手段使服务标准动作固定化、固定动作信息化、主观行为显性化,让安全监察的“眼睛”前移,使服务者想干、能干、会干,同时配合以运营管理模式和组织的优化,让规模、品质、成本逐渐向“可能三角”迭代发展。
演讲嘉宾:必维集团工业事业群新能源事业部风电现场部门经理 张佳
演讲题目:如何让检验检测技术在风电后市场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必维已为国内外众多风机制造商和业主提供检验认证及项目监理等服务,同时也为众多在役风场提供质量技术服务。在风电场改造升级、出保验收、大部件维修或更换过程中的督导、失效分析、风电场质量巡查、国外先进的检验监测技术等方面,均有成功案例和服务经验。在了解现场真实情况下,业主或主机厂应选择有公信力的品牌,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质量、安全控制点前移的同时注重运维管理。
演讲嘉宾: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张海洋
演讲题目:中车AI算法边缘终端助推智慧运维
针对风电场侧算力与智能化水平薄弱、问题闭环率低等问题,以及场站对于协同控制的现实需求,中车株洲所基于云边端一体化协同架构,研发AI算法边缘终端产品并作为协同控制与运行安全保障、风电场智慧运维场景化应用的技术支撑平台,解决算法模型下沉部署至风电场等问题。某风电场偏航应用对风矫正APP后,对问题机组进行核查并进行矫正,经验证提升了发电量,有助于降低偏航部件、变桨部件载荷,延长机组寿命。
演讲嘉宾:东方电气新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智能算法工程师 程远建
演讲题目:风电智能运维技术探索与实践
风电运维的智能化是平价时代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利器之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风电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性。东方新能科技依托多年运维经验,利用信息化平台固化经验和大数据平台积累的设备运行数据,聚焦设备运行状态评估和故障预警,推出"哨塔"轻量化风机预警系统和"穹顶"大数据运维平台系统,为风电行业智能化提供系统方案。前者可实现风机的部件预警和性能评估;后者能够离线接入运行数据,并与管理系统打通互动,可实现数据融合及预警的闭环管理。
演讲嘉宾:华电集团生技部新能源主管 杜文珍
演讲题目: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为适应新能源快速大规模发展以及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华电集团搭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以自主运行、自主维护,无人值守场站为方向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车间化、业务中心化和资源共享化;由集团公司、区域公司和涵盖各场站的新能源管理主体构成其组织体系;技术管理体系为管理体系落地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并通过数字化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和技能人才管理支撑该体系建设。未来,该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将进一步满足远程集控、分级诊断、片区维护以及专业检修等的总体要求。
演讲嘉宾: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能研发中心总经理 梁信信
演讲题目:后市场风电变流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风电变流器是风电机组电能转换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随着风电应用场景和电网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后市场风电变流器在运行可靠性、电网要求等面临新的挑战。风电变流器在应用环境、电网接入、可靠运行的能力提升,将进一步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可利用率和可靠性。变流器控制带宽要保证控制量有足够的稳定裕度,电路参数、采样环节和前馈单元合理设计对于变流稳定运行十分重要。风电场应用环境复杂,良好的防护和散热设计、器件设计是保障变流器运行寿命的关键。
演讲嘉宾: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维部副经理 岳文彦
演讲题目:大数据及AI技术在风电的应用探索
对于已经投运的风电项目,通过大数据AI技术手段,结合数据分析,可在有限的成本投入下,保证风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且保证风电机组处于良好的发电性能状态,进而提升项目发电量、资产质量和公司经营效益。在电场偏航解缆异常分析及处理中应用大数据及AI技术后,发现并最终确定了解缆异常的案例。对于偏航控制策略存在缺陷的机组,给出了建议后主机厂进行优化和解决,年发电量可提升14万kW·h。
演讲嘉宾: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后市场产品负责人 刘烨
演讲题目:基于模型技术的智慧运维实践
伴随着风机单机容量迅速扩大,技术快速进步,未来风电场开发走向大基地集群化,项目集中于环境恶劣的北方沙戈荒地区,后勤保障困难,资源压力巨大,对未来的风电后市场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远景利用全产业链和测试验证的技术优势,通过伽利略平台建立状态维护模型,摆脱过去一年两次的固定维护模式,实现可预测,定制化和智能化的状态维护管理。同时协调工艺模块,区域资源集成计划和作业窗口预测,大幅提升维护效率,优化维护成本,减少发电量损失,有效支撑区域化集群化的资产管理,给未来后市场大规模集群化资产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副秘书长年方清、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巨新团主持了论坛。
来源:CWEEA